今天给各位分享马其顿人一周上几天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其顿的人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问个历史问题,亚历山大东征的时候是怎么解决后勤的
1、亚历山大在波斯战役中的后勤保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古代组织有效补给的范例。与希腊人不同,亚历山大及其父亲不信任私人企业主为提供必需品补给的主动性,而是拥有一个为集结起来用于波斯战役的庞大提供补给的组织。此外,亚历山大的父亲还通过减少保障士兵的随从数量的方法,使的后勤需求实现了最小化。
2、而亚历山大的则主要依靠步行行军,没有太多的补给途径。这让人不禁怀疑,亚历山大的是如何在长途行军中保持战斗力的。亚历山大东征的确充满了神秘色彩,他的在没有后勤支持和充足补给的情况下,能够在漫长的行军中保持战斗力,这令人不可思议。
3、亚历山大抵达印度的时候是公元前330年,当时秦国正处于秦惠文王时期。如果亚历山大真的翻过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那迎接他的将会是秦惠文王为他们准备好的大坑。
4、亚历山大东征都打到了印度,没有接着进攻相邻的中国是因为:亚历山大帝国,主要版图位于地中海海域附近,距离中国遥远;在征战印度时惨遭失利,亚历山大需要整顿军顿、休养生息;将士厌战,不想再战,军心涣散。
5、除了上面两种情况外,还有一个情况是,亚历山大主动退军,秦国因为国力消耗,东方六国又合纵攻秦,秦国在六国的攻击下变成弱国,最后秦国还能不能统一六国,就会出现变局。总结:假如亚历山大东征打到了中国,最后可能会出现双输的局面。
《亚历山大远征记》与《战国策》札记(三十八)
尼阿卡斯说他当时拒绝这么办,因为他已完成了绕行波斯湾的整个航程,必须去向亚历山大汇报执行任务的情况;他并未奉命在大洋上航行,只是奉命视察大洋沿岸的情形,诸如沿岸居民、抛锚地和淡水供应状况以及岸上居民的风俗习惯、什么地方适于种庄稼、什么地方不行等等。这就是亚历山大能够带领部队安全通过的原因。
相反,他们派了一批骑兵和轻装部队冲向亚历山大的营地,从远距离向外围哨兵射箭投石,甚至杀伤了一些马其顿士兵。于是亚历山大就派了一些轻装部队和弓箭手去抵挡,很容易地就把他们顶了回去,这些底比斯人当时确已冲近营地。第二天亚历山大率领全部兵力绕道来到通向伊留西瑞和阿提卡二地的城门。
我倒是认为亚历山大的光辉业绩可以证明一如果有什么事真能证明我的看法的话:一个人不论体格多么魁梧奇伟、门第多么高贵显赫、在战争中又多么鸿运享通,即使在这些方面都超过亚历山大,甚至能完成亚历山大想办而未办到的事,即带领舰队绕利比亚和亚洲一圈并把这二者全都征服,甚至在利比亚和亚洲之外,再加上第三大洲欧洲。
但阿瑞斯托布拉斯的记述却说:是斯皮塔米尼斯和达塔弗尼斯的部下带着赤身露体的柏萨斯戴着木枷去交给亚历山大的。 亚历山大似乎不喜欢以下犯上的行为。 亚历山大的部队在越过高加索山和往返奥克苏斯河两岸时,路上累死了不少马匹,后来又在附近一带地区找到马匹补足了。
现代的斯拉夫马其顿人是否还有一部分古马其顿人的血统?请仔细看问题...
不是。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由其手下继承。然后并入罗马帝国。中世纪大部分时间归拜占庭帝国。到近代转归奥斯曼土耳其。现在的马其顿人已经早已不是原来的马其顿人了,多了不少斯拉夫血统。况且古代的马其顿的领土在现在并不归马其顿所有,很多让希腊塞尔维亚占领着。
现代的马其顿认为自己是古马其顿的继承者,然而现在希腊认为古马其顿是希腊的一部分,现代的马其顿不过是斯拉夫人,和古希腊人根本扯不上关系。
现代的马其顿人民与其古代祖先在文化和血统上存在显著差异,确实包含了斯拉夫血统,而非“现在的马其顿人已经早已不是原来的马其顿人了”。
马其顿人简介
马其顿人:具有北马其顿国籍的人。2北马其顿的主体民族。马其顿族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约有134万人属欧罗巴人种巴尔干类型,约有134万人(1981年),主要分布在马其顿,占全国人口的618%,主要居住在北马其顿共和国(128万人)。另有部分散居在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
马其顿人在征服当地原始部落并同化后,曾先后被拜占庭、保加利亚、土耳其统治,后被塞尔维亚统治。在南斯拉夫联邦时期,铁托将此地区从塞尔维亚划出成立马其顿共和国,才有了马其顿人这一现代名称。
马其顿人的传统经济以种植玉米、小麦、烟草、棉花为主,养羊业发达,工业以冶金、纺织、烟草加工为主。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 ,Alexander Ⅲ the Great ,马其顿人。马其顿王国国王(前336~前323),军事统帅。生于马其顿首都培拉。公元前323年6月染疾死于巴比伦。人们把他的遗体装在金棺中运往埃及亚历山大城的一座宏伟的陵墓安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